成渝高铁与成渝动车虽路径相似,实则不同。成渝高铁,现代化高速铁路,设计时速350公里,连接成都与重庆,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步。成渝铁路,承载历史与灵魂,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。两铁路,一古一今,共同谱写川渝进步的华章。
同路不同名
成渝高铁,这条蜿蜒在四川盆地与重庆山川之间的钢铁巨龙,连接着成都与重庆两大重要城市,它的线路走向是成都至资阳,再至内江,最终到达重庆,与老成渝铁路的路径大致平行,成渝动车,另一条穿梭在川渝大地上的列车,从成都出发,经过遂宁,最终抵达重庆,与新成渝铁路(遂渝铁路至达成铁路)的路径大致平行,这两条看似相似却又各具特色的铁路,究竟是不是同一条铁路呢?
答案是否定的,虽然成渝高铁和成渝动车的路径大致相同,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,成渝高铁,全称为成都至重庆高速铁路,是中国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,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/小时,是现代化、高速、高效的交通方式,而成渝动车,则是指成都至重庆的动车组列车,虽然其速度较高铁慢,但依然能够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,城际铁路的称谓更能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现状,两地间乘坐“复兴号”动车组一站直达的时刻最多只需62分钟,这样的快速连通使得两地仿佛连接在同一座城市般,城际铁路的命名,更好地反映了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和空间上的接近。
动车和高铁虽然同属铁路交通,但它们并不一定在同一条线路上运行,动车通常在既有线上运行,而高铁则在高速铁路上运行,但如果始发站和终到站相同,且中途停靠的站点也相同,那么它们可能会沿着同一条线路运行,动车和普通火车也不一定在同一条铁轨上运行,这是铁路交通中常见的现象。
高铁和动车虽然都是铁路交通方式,但它们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,高铁(高速铁路):指设计时速≥250公里的铁路线路体系(如京沪高铁、京广高铁),是基础设施,而动车则是指以电力为动力,采用流线型车体,速度快、舒适度高的列车,高铁和动车在速度、技术、服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。
成渝铁路,这条承载着四川与重庆之间经济、文化交流的钢铁巨龙,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单元,装、检、修体系全部配套,下面内容是关于其长度的相关信息:成渝铁路:西起成都,东抵重庆,全长505千米,解放前,清王朝和民国 用了40年时刻,只完成工程量的14%。
成渝高铁:速度与激情的象征
成渝高铁全长3059公里,总投资额399亿元,设计时速350公里/小时,桥隧比例高达68%,整个项目历时4年建设,线路从成都东客站出发,途经简阳、资阳、资中、内江、隆昌、荣昌、大足、永川、璧山、沙坪坝,最终到达重庆站,发车时刻非常频繁,最短只需3至5分钟就能发出一班动车组列车。
重庆市到成都高铁也就是成渝高铁,全长302公里,这条高速铁路的建成,使得成渝两地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,极大地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进步,北广场,重庆北站北广场即重庆火车北站北广场,是专门接发动车、高铁列车的全新火车站。
成渝铁路:历史与现实的交织
成渝铁路是连接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,它的建设历程颇具历史意义,最初,这项工程始于1936年,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,修建职业被迫中断,直到1950年6月15日,随着民族局势的稳定,工程重新启动,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到1952年,铁轨终于全线铺通,标志着成渝铁路的正式落成,成渝铁路的修建并非风平浪静,它承载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灵魂。
成渝铁路的修建时刻始于1950年6月,终于1952年7月,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首条铁路干线,成渝铁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建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它不仅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的开端,而且其建设速度和质量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,成渝铁路建成修建的时刻是1950年6月到1952年6月,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,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,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什么时候代不可想象的奇迹,在中国铁路进步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随着时刻的推移,成渝铁路不断得到进步,1987年12月,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建设,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全线建成,并通过民族验收,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成渝铁路的运输能力,也为后续的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成渝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,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,1987年12月24日,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艰苦建设终于竣工,并通过民族验收。
成渝与渝成:地名与文化的象征
为什么是成渝不是渝成?这不仅仅是由于成渝高铁的起点是成都,终点是重庆,更是由于“成渝”这一名称,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川渝人民的心中,成渝是成渝地区、成渝城市群或成渝经济区的简称,指成都与重庆两座城市周边及之间的区域,但这一个模糊的概念,传统意义上,成渝仅仅是指沿成渝交通线的狭长地带;但在当今,成渝通常是指四川盆地的大部分,涵盖了四川省的成都、绵阳、南充、遂宁、内江和自贡等市和重庆市的原地级重庆市和涪陵市的辖区。
“成渝”概念强调了成都和重庆这两个核心城市的紧密联系与协同进步,这一区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进步引擎,近年来,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”更是成为了民族重要的经济进步战略其中一个,旨在加强这两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进步。
在2020年12月底,成渝高铁在官方报道中悄然变身为“成渝城际铁路”,这一改变,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即将建设的沪渝蓉高铁(成渝段)混淆,成渝中线高铁,作为另一条连接两地的规划高速铁路,其名称与成渝高铁相似,可能会导致混淆,不利于铁路行车组织的运输安排。
成渝高铁:名称变更背后的缘故
成渝高铁更名为“成渝城际铁路”,一方面是为新铁路项目让路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成渝地区的进步现状和交通特点,不过,成渝高铁随即修改了名字,也就是在2020年12月底,成渝高铁在铁路官方报道中,也变成了“成渝城际铁路”,大家不禁要问了,为何成渝高铁这么简洁明了的名字,非要改成成渝城际铁路呢?我猜,可能有两个方面的缘故。
沪渝蓉高铁(成渝段)的建设即将开启,成渝高铁现在叫成渝城际铁路了,不再叫高铁,为何?我想这个名字可能是给下一步修建的沿江高铁成渝段让路吧,为何要提速到350公里?成渝城际铁路铁路开始动工修建的时候,根据当时的《四川日报》报道,设计时速为350公里。
调整名称的缘故,目前尚不可知,但无论其名称是什么,这条高铁一定是沿江高铁(即沪渝蓉高铁)的重要组成部分,由于批复文件里明确,本项目重庆、四川段分别由长江沿岸铁路公司重庆子公司、四川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,众所周知,长江沿岸铁路公司主要负责沿江高铁的建设。
建设进展:成资铁路、自宜铁路已建成通车,资自铁路、渝昆高速铁路宜宾至重庆段正在建设中,成都到重庆的高铁线路主要被称为“成渝高铁”或“成渝城际高速铁路”,这两条高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,极大地缩短了成都与重庆之间的时空距离,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进步。